2/27/2009

嘉绒语

白若杂纳(bai-ro-tsa-na,旧译“毗卢遮那”,梵文含义为:“遍照光”)是三大译师(lo-tsaa-ba rgan gsum)之一。
在吐蕃赤松德赞王时代(公元八世纪),莲花生大师(pad-ma vbyung-gnas)与静命大师(zhi-ba vtsho)仿照印度阿登达波寺(o-tanta-pu-ri)的造型创建了桑耶寺(bsam-yas gtsug-lag-khang,bsam-yas为“无边”的意思)--藏族地区第一座佛教寺院。该寺院竣工后,静命大师当首任方丈,他为了观察藏族人能否守持出家戒律,选拔了7个人,那7个人在他和12位印度比丘的指导之下剃发受戒,成为第一批出家的藏族僧人,被称为“预试七人”(sad-mi mi-bdun)。白若杂纳是其中的一个。他原先来自尼木县(snye-mo rdzong)的巴果尔家族(ba-gor)。
他受戒后被派到印度求经,他很快就精通了梵文,使他的印度教师深感敬佩;他的尊号“白若杂纳”由此得来。后来,他因为受赤松德赞王后的迫害而被放逐到嘉绒地区。来到嘉绒之后,当地人对他过分的警惕,以为他是吐蕃王的间谍而把他投入青蛙坑,对他进行身心的摧残和折磨,但由于他已经修行得很深了,青蛙分泌的毒无效,他安然无恙的修行念经。他不凡的能力,坚决的意志,虔诚的心灵使嘉绒王为他倾倒,于是命令从青蛙坑里放他出来。从此以后,佛教开始传入嘉绒,白若杂纳积极的宏扬佛法,招收教徒,建立寺院。最后,吐蕃王后改邪归正,赤松德赞便邀请了白若杂纳回桑耶寺进行佛经翻译。
白若杂纳的修行洞(sgrub-phug)一直到现是藏传佛教徒的朝觐圣地,据说洞里留有他修行时的脚印和掌印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